- 來年會執行一個新構思: 推出G10增長股指數。目的是追蹤市場上最優秀的高增長股表現,給主動型投資者一個更適合的 benchmark。對被動型投資者而言,這個指數簡單易明,可以自行操作方式(DIY)營運ETF。
- 我涉足於美股中最優秀的中型市值高增長股己有好一段時間,持之以恆靠這些 best in class 企業跑贏納指絶對不難。但問題是市面上無一個指數可以覆蓋及追蹤這些 best in class高增長股的表現。由於機構性投資者的要求,坊間上的指數會覆蓋至少數十隻股票,但這和散戶跑贏指數的其中法門,集中最優秀公司的原則不符合。
- 對無太多時間理會股市的散戶而言,投資ETF 不失為一可取方法。但問題是ETF所覆蓋的公司太多,未有一隻ETF能集中在最有前景,最有爆發力的績優股,更何況ETF有差價及手續費。這個G10增長股指數,可容許散戶以DIY形式,自行操作ETF,以一個低成本及相對低風險方式涉足美股中的 best in class 高增長企業。也可以說,這個G10增長股指數,旨在被動投資buy and hold及主動選股之間取一個平衡。
- 作為user friendly 指數,這個G10增長股會簡單易明,選股準則是: (一) 財務往績,(二) 增長預期及增長可持績性,(三) 利潤率或breakeven的進程,(四) qualitative factor (非量化準則)如營運模式及管理層等。
- 顧名思義,這個指數只會包含10隻美股,為令這個指數簡單易明,納入時將會是平均比重(equally weighted) 而非市值比重(market cap weighted)。入選時要在1500億美元市值以內,基本分析為本,並排除估值因素。每個月底會檢討成分股一次。
- 這個指數計劃明年才正式運作,目前這個是試行版,用我目前的選股 backtrack 自11月初的表現。正式推出時會公佈指數成員及作定期報價及分析。
- 美股自11月進入調整周期,尤其是高增長股,G10指數這個半月的走勢並不好看,但拉長來看會應會是另一番景象。踏入12月初,美股的市場情緒仍很熊,但反映最優秀企業的G10增長股指數已穩定下來,形成所謂的雙底支持。至於我的投資組合,和G10指數某程度上是同步。透過自身的風險管理(增持現金及大市值股),11月中下旬增長股跌幅最劇烈的時候,我投資組合跌幅是低於G10指數。然而到12月時我投資組合落後於G10指數,原因是大市值股追跌,尤其TSLA受壓於Elon Musk仍未完成出售持股。昨天G10指數升6.6%,高增長股的調整似乎告一段落。而由於我持有逾20%現金避險,加上持有較低 beta 的 MSFT,所以投資組合只升4%。而個別股票出現較明確的轉勢訊號,昨天我亦有risk on。
support 希望多d人認識你啦
多謝支持 ^^
謝謝。有興趣